发布日期:
2023-10-20
字号
“针灸真是好神奇!”香港阿叔体验后,“拖家带口”组团来广州看中医

  内容来源 | 中国中医药报

  “针灸真是好神奇!”67岁的香港人叶生(化名)跟记者说起几个月前首次到广州就医时的第一印象。

  叶生自2000年以来先后做过6次心血管手术,2017年又查出胃癌,切除了部分胃,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今年5月,他和太太来广州逛吃,住在沙面景区的胜利宾馆,眺望风景时,被一家颇有历史感的中医院建筑吸引了目光,久受病痛困扰的他决定进去看看。之后三个月里,他前后带了一家三代十人从香港来广州看中医。

  香港一家三代十二人坐满了诊室

  那天,叶生带着太太走进广医附属中医医院,在前台的指引下,挂了该院内科练建红主任中医师的号。在练医生的建议下,他又找到针灸中心主任王兴接受针灸治疗。本来叶生也不抱很大希望,没想到扎了针,痛症很快就明显好转了,第三次复诊时抽搐也开始减轻。叶太在一次跌倒受伤后无法长时间走路,手腕骨折后也有疼痛和活动受限的问题,但在针药治疗下,第二天就表现出明显的疗效,痛症也大大缓解。

  大半个月后,叶生前后又带了自己的妹妹、妹夫、大哥、大嫂、大姨、小姨、岳母和侄子等10位家人从香港来广州找练医生看病。大妹的失眠有了明显好转,妹夫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的问题在治疗后明显减轻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及右髋关节疼痛、颈痛等问题的大嫂,也坐着轮椅乘高铁来就医,第一次治疗后就能下地慢慢自己行走了。

  今年8月,叶生开车带着岳母,携同小姨、姨父来广州就诊,加上各自回来复诊的其他家人,一家三代12人几乎坐满了候诊室。

  已经来这里复诊超过10次的小妹Candy(化名)对医院比较熟悉了,她帮家人们开单开药,忙碌不停地“跑楼梯”。对于这种快节奏的就医体验,Candy说,在香港排期做检查可能要等几个月,而来广州看病,上午开单检查,基本下午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了。

  她表示,因为香港体检费用较高,所以家人以前会每年去泰国旅行时顺便做体检,现在家人结伴来广州,用两三天,吃吃西关美食之余,也可以完成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广州就医比泰国更便宜,而且医生人好,开药时会帮病人省钱,非常友好。”

  Candy表示,广州的中医院是中西医结合的模式,由中医师先问诊,怀疑有什么问题再做建议做检查,有了检查结果再确诊,准确度感觉更高。而且广州的中医院服务完善,也令她感到惊喜,可以开药自己煲,也可以选择颗粒冲剂 ,药房也提供中药代煎,几个钟头药就煎好了,服药之前翻热就行。“三个字概括,在这里看中医真是‘平靓正’。”

  赴港十余年 她依然选择每年返穗看中医

  无独有偶,在香港已经定居十几年的夏女士也是广东中医传统疗法的忠实拥趸。“从2010年手术后调理身体,到后来怀孕生娃当妈妈,现在我都退休了,都还是每年固定休假几个星期,特地来广东省中医院找医生帮忙调理身体。”说起自己的经历,夏女士也很感慨。

  早在十几年前,夏女士就因工作关系定居香港。2010年,她被查出膀胱早癌,经过手术和前后十几次的化疗,癌变危机解除,却落下了头晕、呕吐、失眠、全身酸痛的症状,整个人一直浑浑噩噩。“对这些问题,西医没什么好办法。后来有朋友介绍我回广州找中医调养调养,那就试试吧。”夏女士就这样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刚好碰到传统疗法科的陈秀华主任在做一个针灸治疗失眠的课题,招募患者。“这就是缘分吧。我当时报名接受了一个疗程的针灸,感觉特别好。睡眠改善了,连多年的痛经也好了。”从此之后,夏女士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广州,专程到找陈主任做针灸。再后来,夏女士当了妈妈,也是雷打不动每年“拖家带口”回广州找陈主任调养身体,丈夫和9岁的女儿都会一起接受针灸。“我发现针灸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很好。之前我还带过脾胃不好的侄女来,一个疗程回去后,她胃口也好了,个儿也长高了很多。”

  8月底刚刚完成今年调养日程离开广州的夏女士告诉记者,这两年,一家三口已经从香港移居海外,但依然会回广州就诊。“中医是特别好的传统,海外也有很多针灸的拥趸。希望以后我们中国中医这么好的东西,能让全世界更多人都知道!”

  半岁澳门宝宝在广州住院的日子

  “真的很感恩,庆幸找到了合适的医院。”日前,澳门居民黄女士看着在身边自在玩耍的孩子,在电话中发出感叹。

  今年5月开始,她当时才刚半岁大的儿子小宇(化名)频频因为支气管炎、肺炎入院,却一直没查出病因,反复发烧、气促,一家人束手无策,“我作为5个孩子的妈妈,之前4个孩子都没试过这样,我真的被吓到了。”

  就在梁女士心酸彷徨的时候,一位在内地工作的朋友得知了小宇的情况,建议她带孩子到广州就医。虽然此前从没有到过广州,但梁女士却对广州的医疗水平早有耳闻,马上决定去试一试。

  8月初,小宇来到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就诊,接受了系列检查后,终于确定反复生病的原因是肺堵塞。本来只需在门诊治疗,但期间又遇上小宇发烧,小宇便有了一次在广州住院的经历。“我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幸好遇到的医生护士都很专业、很温暖。广州妇儿的护士每次都能一针到位!”

  黄女士说,在广州期间,卢根主任曾和她提到,澳门的一名儿科医生曾在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呼吸科培训过。“他说的那位医生我知道,在澳门是最热门的儿科专家之一,约号经常要排很久时间。”黄女士说,希望以后澳门和广州医疗界能有更多交流,造福患者。

  记者观察

  港澳居民为何热衷来广州就医?

  为什么港澳居民喜欢来广州看病?

  广医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古迪提到,广州医疗资源丰富,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在综合治疗方面一些有实力的大医院诊疗理念和手段也在快速跟国际接轨,国际上最新的药械、技术都能迅速同步,这些都是吸引港澳居民前来就医的因素。

  而在“省口”盘福院区,担纲特需医疗中心主任的任飞说,在海外看牙医价格之昂贵是众所皆知的,如今交通更加方便,普通人往返广州和港澳更加方便,越来越多人知道广州看牙“便宜”,省口的服务、技术口碑都是由来已久,相比之下预约又更加快捷,更不用说环境越来越好。“举个例子,有不少涉及颌骨、牙槽的复杂专科治疗手术,以我们的技术力量这就属于门诊手术可以处理的,但在当地却属于需要全麻下进行的住院手术,一住院费用当然成倍增加,这种情况下大家当然愿意选择到广州来,哪怕算上路费住宿都还是划算。”

  广医附属中医医院珠玑院区医务科主任徐莉介绍说,医院在老城区, 95%以上的医生都能流利地讲粤语,如果患者有英语交流需求,客服中心也会找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医生来接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南沙方案》的落实和一系列政策利好,广州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在不断巩固。

  如在社会医疗保险方面,为保障在广州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港澳居民能够就地参加医疗保险并享受相关待遇,解决他们在广州发展的后顾之忧,广州医保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定在穗工作(含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港澳台居民按规定参加广州市职工医保,享受与户籍参保职工同等待遇;在广州各类学校就读的全日制在校港澳台学生和在广州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未就业港澳台居民,按规定参加广州市城乡居民医保,与户籍参保学生和居民享受同等补助和待遇。

  而在医药领域,落地已满两年的“港澳药械通”政策,在今年2月扩容至19家医疗机构,首次纳入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其中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此前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深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广东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战略,并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

  “港澳药械通”落地市一南沙医院,患者用上了香港获批的新药。

  2月27日启动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半年来为在广州工作生活的港澳籍居民及本地居民提供港式全科诊疗、粤港专家门诊、体检、跨境转诊、保险理赔直付等服务,吸引了众多港澳居民来就诊,目前还有2名香港医生、4名经过培训的港式金牌全科医生在这里执业。

  市一医院南沙医院今年启用了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南沙医院党总支书记李铠介绍,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市一医院正在积极推进国际医疗质量认证,拟于今年11月正式评审,为境外保险支付等便捷医疗服务打基础。

  不少临床专家认为,广州优质医疗资源丰富,近年来诊疗水平不断提升,而粤港澳居民素来来往密切,水乳交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医疗临床技术和药物研发技术的交流融合越来越密切,患者跨境来穗就医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