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神农本草经,有两味药一定会引起你的注意。因为光听名字,就很有趣、特别。
我想我不说你也能猜到,那就是徐长卿和王不留行。
徐长卿,听这名,就是人名吗。
一位中药材,怎么就人格化了呢?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传说,在唐代贞观年间,李世民外出打猎被毒蛇咬伤,病情十分严重。御医都束手无策,只得张榜招贤。民间医生徐长卿看见榜文,便揭榜进宫为皇帝治病。
徐长卿把自己采来的“蛇痢草”煎好让李世民一日两次服下,并且还要外敷。三天后症状完全消失。李世民很是高兴询问这草药的名字,可当时李世民被蛇咬后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带“蛇”字的都要忌讳,否则就要治罪。所以徐长卿这时急忙跪下,吞吞吐吐搭不上话。情急之下,站在一旁的丞相魏征连忙为他解围说此药无名,徐长卿此时也附和说:“这药生于山野,还没有名字,请皇上赐名”。李世民因徐长卿救了他的姓名就起名徐长卿了......
历史有时就是故事,真假自不可估量。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是故事却流传下来,都付笑谈中了。
这味药现在还是有不少中医师在用。徐长卿现在精神科的专用药,常用于胡言乱语,精神不正常。本经原文记载说味辛温,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过去古代常用于中邪、中毒、瘟疫之类和有传染性的疾病。
再来看神农本草经中的令一朵奇葩:王不留行。
从字面意义看上去,就是国王的命令都留不住它,它就决绝的不顾一切的走吗。
所以它是行血的药。因为行血,没有人能阻挠的了,所以它的力量很强,活血化瘀啊,破除血块等。
本经原文说,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剌,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
它是金创止血,能够逐痛出刺,比如一根刺插在手指中而外部断了,王不留行的力量就可以清理出来。
它是行血的要药,走血分,通血脉,行月经,下乳汁。名医别录中说它治痈疽恶疮瘘乳,妇人难产。
所以用在乳癌,当然很好用,因为它本身是行血的药。乳癌本身就有很多淤血很多脓血化在里面,你可以用这个王不留行,那女人的子宫瘤、卵巢肿瘤都可以用。可以催生定痛,可以止痛,任何的痛,如果不通则痛,你有淤血淤到,气堵到,淤血淤到,它就会痛,那你王不留行下去,活血化瘀的,吃了淤血就没有了,没有淤血的话痛就去掉了。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历史故事了,整好了是故事,整不好就是事故了。
关于王不留行,话说当年药王邳彤在自己的家乡发现了这个草药。叛军王朗率兵到他家乡,但是村民都知道这个人很坏不得民心。于是大家都不配合,不提供一米一水,更不留这伙人过夜。于是邳彤就给此药起名王不留行。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们不用刻意探讨故事的真假,我们更多的认识到这个药的作用和用途,服务于我们的健康和疾病治疗就好了。甚至可能只记得本经中说它久服身轻耐老就够了。徐长卿和王不留行都是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