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推法是推拿按摩中的经典手法之一,也是中医推拿的重要传统推拿学术流派之一。
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源自于中国古代按摩术,因其受禅宗思想影响,以及吸收了古印度瑜伽术和天竺国按摩术,而逐渐形成。
“一指禅”原是佛教禅宗派的用语,意为万法归一。“一指”是指大拇指;“禅”以静坐趣悟佛陀所悟的境界,以使心灵得到解脱。
一指禅推法的历史源头,可追溯至南北朝菩提达摩来华传法,在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所创。
而在清代时期李鉴群才正式开宗立派,二代传人丁凤山的研习发扬,确立一指禅推法作为其流派代表手法的学术框架。
到了1920年,丁凤山的大徒弟王松山聚集10余名传人,在上海成立了推拿研究会。到1949年,一指禅推拿医师有40余人。至此,一指禅推拿得到了稳定的传承。
一指禅推拿的基本手法有推、拿、按、摩、搓、抄、滚、捻、缠、揉、抖、摇十二种。其中,一指禅推法因其接触面积较小,故渗透力量大,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临床应用范围广,疗效显著,是一指禅推拿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法。
治疗过程中,一指禅也遵循推拿十四字口诀,即“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要求手法“柔和、均匀、持久、有力、渗透”。
这一手法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不易掌握,医者调匀气息,意念守一,凝全身的功力内劲于拇指之端,循经按穴,扶正祛邪。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方法
1.指端一指禅推法(图1)
以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在操作时应注意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图1 指端一指禅推法
2.偏锋一指禅推法(图2)
以拇指的偏峰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在操作时应注意沉肩、垂肘、指实、紧推、慢移。
图2 偏锋一指禅推法
3.螺纹面一指禅推法(图3)
以拇指的螺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在操作时应注意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治疗中用拇指的螺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其余四指附着于肢体的另一侧,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图3 螺纹面一指禅推法
4.跪推法(图4)
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图4:跪推法
5.蝶推法(图5)
两手同时在患者前额部做偏峰一指禅推法。
图5 蝶推法
动作要领
(1)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
(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
(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
(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示指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
(5)指实:着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疗部位上。
(6)紧推慢移:紧推是指操作的频率较快,每分钟120 次左右;慢移是指从一个治疗点到另一个治疗点过程中应缓慢移动。
(7)蓄力于掌,处力于指,着力于螺纹面:在进行螺纹面一指禅推法操作时,外表应轻松飘逸,所产生的力应从掌而发,经手指传达至螺纹面,作用于治疗部位,如此用力含而不露。
注意事项:
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要协调一致。着力部位应吸定于治疗部位。